close
作為Sylvester Stallone 史泰龍多年來的忠實影迷,昨天甫開畫就趕去看了他的心願之作The Expendables (台譯:浴血任務)。
the-expendables-cover-01.jpg

從海報就可輕易了解,此片不再是史泰龍式的「一個人的英雄故事」,而是一部類似<六壯士><七武士>式群龍聚首的陽剛電影。從海報上的配置也可發覺,此片的重要主角除他以外還有Rocky IV的瑞典拳王Dolph Lundgren,中國代表李連杰和新晉動作明星Jason Statham(所謂新晉也不算年輕,三十八歲的大光頭,算是Bruce Willis的接班人了),史泰龍的戲份,可能只比其他人多一點點而已。當然,在傳媒的角度上,還有其他眾星如云:洛城市長(史泰龍的「死對頭」)Arnold Schwarzenegger, Bruce Willis等的友情客串,史泰龍也確實刻意在一場戲內讓三個大男人擠在同一個畫面上,「撮合」出經典同台演出的畫面。

大部份人視此片為八十年代好來塢動作明星嘉年華,所以再一張圖片就可以把此片講完:
Expendables.jpg

事實上,此片只有兩個女角和兩個女茄哩啡(我一直懷疑咖哩啡是不是care free的意思,就是無需理會的跑龍套小配角,希望有人指正),其他盡是男子漢大丈夫。此片仍維持頑固的史泰龍電影風格:精湛的原始動作設計,展現股肉的敏捷和力量,狂野的血腥與暴力,緊湊充滿逼力的動作剪接及連環爆破,除了偶然吊鋼絲和搞些特效化裝(斷手斷頭的畫面)外,絕不使用數碼特技製造視覺花樣。此片貫徹他八十年代至今的原始動作風格,透過片中阿諾舒華對他的揶揄來「自嘲」,正是「不多讀些書,只喜歡在叢林中打轉」。

多年來觀眾對史泰龍的電影毀譽參半,或許正緣於他對個人風格的頑固堅持,在不對口味的觀眾眼中就總是嫌缺了這個少了那個,而在對口味的觀眾眼中史泰龍的電影卻是知己良朋,除了血腥和肌肉外,心靈上同樣有血有肉。

那些嫌東嫌西的部份由那些「嫌人」來寫,我享受那些我喜愛的部份,例如我認為史泰龍一直堅持在他自己的每部作品上都貫徹一種故事精神,例如他最有名的兩大系列:Rocky始終在講關於一個小人物面對挑戰,信心動搖再重建,受到人生挫敗再動搖,然後又奮起再重建自信的故事。這故事精神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貫徹不二。Rocky始終是一個個性溫馨浪漫,樂天知命,以家庭和朋友為優先的善良小人物,他的教練、妻子、朋友、大舅、兒子、徒弟給予他的內心鼓舞和挫折,遠大於他的個人成敗和國家榮辱。First Blood始終講的是一種戰爭帶來的心靈淪落,無意義的戰爭,無止境的血腥殺戮和拯救同僚,戰爭彷彿造就了Rambo這個超級英雄,但這個Rambo始終自我遺棄,孤獨寂寞,不容於社會,心靈極端陷落。或許每一部洛奇或蘭保傳奇都沒有很強調這些,但一部片一部片拍下去,那種可能連編導演自己都沒有察覺分明的故事精神,卻一而再毫不動搖地一直承繼下來了。另一部我非常喜歡的史泰龍電影是Over the Top,一部貨車司機為爭取兒子的撫養拳而去參加拗手瓜大賽的小品電影,裡面貫徹了一個男人應擔當的家庭精神。無論你是否認同史泰龍的編導演三方技巧,你無法否認歷史上再難找到另一部西洋拳賽電影、越戰英雄電影、拗手瓜大賽電影,比史泰龍的作品更深入人心,即使,Rocky和Rambo,都是虛擬人物,其個性卻有血有肉,從不動搖。

然而眾多史泰龍作品中,我認為他的最佳作品還是First Blood II (1985),這是史泰龍完全找對自己風格的動作電影(無需透過對白卻能成功展現出大量情緒和內心境況),也是他唯一一套最成功的涉及男女愛情的電影(即使非常含蓄),更可能是史泰龍自己最滿意最喜愛的一部作品。因為後來後來,直到今天,這部史泰龍的心願之作,居然取名The Expendables.

What mean Expendables? 這對白出自First Blood II。(想重溫這一段,可上Youtube尋Rambo II,大概從PART 3/11, 5分鐘起始)

Girl (julia nickson): Why they pick you? Because you like to fight? (為什麼他們找你?因為你喜歡戰鬥嗎?)
Rambo: I'm expendable. (因為我死不足惜。)
Girl: Expendable? What mean Expendable? (死不足惜是什麼意思?)
Rambo: Like somebody invite you to a party, you don't show up, it doesn't any matter. (就像你被邀請去一個派對,你沒有出現,根本沒人在乎。)

所以,The Expendables這部電影,其實應譯作<死不足惜>,而這部電影講的,其實是這個帶領一群死不足惜的傭兵部隊的隊長,如何把自己的靈魂從「死不足惜」中救贖出來。史泰龍這部電影其實已做了極大程度上的妥協,例如與李連杰在車上的幽默對白,就是典型好來塢電影孖寶出更必要針鋒相對(大概是從MidNight Run開始吧),互耍一番咀皮的必要情節,例如Jason Statham整天騎著電單車的飛刀手形象,為女友出頭再把其芳心贏回來的場面,裝酷耍帥卻毫無靈魂可言(大概是從Top Gun開始吧),而史泰龍真正貫徹感人那一段,是他猶豫要不要回去救那少女,而老友(退役傭兵Tool,米奇洛基飾演)跟他的一場真情對白,那場戲,米奇洛基有機會拿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當靈魂陷溺在一個深淵中無法自拔時,唯一可以把之救贖出來的機會,可能是從救贖別人開始吧。這,大概就是在The Expendables中無數史泰龍妥協與退讓之後,讓我們重溫了八十年代至今的陽剛級明星嘉年華,重溫了八十年代的經典手法和創新「古法」動作場面,證明史泰龍編導演仍寶刀未老外,最後最後一個小角落中的一點堅持,這小東西叫做「史泰龍的故事精神」,即使沒幾個人願意欣賞或察覺,但史泰龍還是堅持要有。

總括而言,這並不算是史泰龍的認真之作,只是一部帶著懷舊和趣味的退休紀念品,同時兼顧一些票房需要和個人風格需要,並不寫實也不算太認真,到最後,傭兵部隊刺激而不慘烈地完成了任務,談笑用兵,一個沒死,傷了也等於沒傷,一班大男人繼續待在車庫喝啤酒聊天賭飛刀。抱著懷舊和趣味去看這部作品,不會有什麼不滿的,老朋友隨興唱了一段小曲,我們買一杯啤酒輕鬆欣賞。

最後,找到一段喜出望外的短片結尾。雖然我覺得這部短片,遠遠不及二十多年前我和弟弟用兩部八磁頭錄像機認真剪了大半天的「火鳳凰」版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難得糊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