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孔子最大的成就,是刪輯了五經,通過儒家弟子們的傳承,即使經歷二次焚書浩劫(詳見前文自殺三步曲),仍能將上古的文化保存下來。

 

不過有時候我想:如果當年孔老師能夠大方一點,少刪一點,能夠保留下來的歷史文化就可以再多一點了。我這樣想,是否太貪心了一些?

 

傳說當時原有古詩三千首,孔子只選了三百零五首詩,編成《詩經》。

 

在2500年前詩的作用是用於搭配音樂演出的文字,詩可謂中華文學創作的始祖。在春秋時代,大概只有三種文體,一種是記事文: 某年某月某日,發生了什麼事;第二種是記言文:誰,說了什麼。第三種文體,就是配合音樂演出的詩。

 

教科書通常如是說: 詩有六義,風雅頌是內容分類,賦比興是寫作方法。某天我好奇心起,翻查原始資料卻不是如此說的。

 

最早提及「詩有六義」的是《周禮》,此書又名《周官》,史學家推敲此書完成於孔子之後的戰國時代,裡面詳述周朝的官員制度和工作範圍,每個人的工作職務負責什麼,編制多少,使用什麼工具,如何執行,比起今天國際企業常用的job descriptions (職位描述)還要詳盡。

 

「詩有六義」見於《周禮春官宗伯篇》。春官宗伯的工作是管理王室禮儀,舉凡主君出行射獵宴客用餐外交行軍祭祀或登基或治喪,都有不同的禮儀,包括現場的禮儀程序和歌舞音樂,牲畜服裝旗幟,都有講究。

其中最講究的是音樂部分,祭天祭地祭山川祭河流,都有不同的音樂和歌舞。宗伯之下有大司樂一職專管音樂教化,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以樂德教國子:中和、只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

 

大司樂之下,有二個音樂官叫做大師:大師:下大夫二人。小師,上士四人。瞽朦,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視瞭,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所以這個國家級樂團,由二位大師負責管理和訓練,大概有八百人。而大師的工作包括:

 

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陽聲:黃鐘、大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聲:大呂、應鐘、南呂、函鐘、小呂、夾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以六德為之本,以六律為之音。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下管,播樂器,令奏鼓朄。大饗,亦如之。大射,帥瞽而歌射節。大師,執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凶。大喪,帥瞽而廞;作柩謚。凡國之瞽矇,正焉。

 

是的,就在這一長串音樂官的編制和職務範圍當中,第一次提到詩,而其說法是:大師的工作包括教導他的整個樂團這六種詩的德和律。他的劃分,並不是風雅頌賦比興。

 

請注意這是宮廷內的文獻,不容一絲錯誤,用字排序都非常嚴謹。例如同文說到的八音,就是金石(硬物,金屬對石頭),土革(陶製品對皮革製品),絲對木,匏竹(匏類似葫蘆,跟竹都是中空的),在音質上,一物對應一物。

 

中間的考究過程,這裡不多說了。簡而言之,我認為六詩的分類是以音樂官的角度去分的:

風: 各地民間流傳的民歌,是有旋律有歌詞的。簡稱民樂。

賦: 說文解字:賦者,斂也。通常是君主徵收,才會用到賦字,例如賦稅。因應周室王朝及各地諸侯國的君主要求,從士大夫/文人收回來的韻文,這些韻文是沒有旋律,尚未有曲譜的。因為賦沒有曲譜,後來演變成漢賦,就是可供吟哦的韻文。風和賦,是互相對應的二種文字內容,一種是民間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可能已經有基本旋律了,另一種是文人呈交上來的,沒有旋律曲譜。

比: 一句跟著一句,叫做從。二句並列重複的,是比。因為詩是要配合編舞的,舞步在重複的旋律中才好發揮。如何處理密集重複的旋律,配合音樂和舞蹈,是另一個課題。

興: 說文解字,興者,起也。詩的起,也是音樂的起,舞蹈的起。用今天的表演語言就是開場,開場很重要。比和興,是二種編排歌舞和奏樂的重要旋律處理。

雅: 雅就是正纅,在正式場合使用的各種歌舞音樂演出。

頌:  頌是神樂,用於祭祀場合的各種歌舞音樂演出。雅和頌,是二種正式演出作品的分類,雅是對人的,頌是對天地鬼神的。

詩在整個音樂表演出負責文字演繹的部分,就是所謂德的表達部分,因應這些符合不同場合的文字詞句,樂官選擇適合的樂器,編排出合乎禮儀的音樂格律,然後載歌載舞地演出。

從樂官的角度,音樂與歌舞文字的融合是最重要的,文字卻不是最重要的。樂官的六詩: 風和賦,只是文字來源,要了解文字的來涵,再為之編排歌舞和奏樂。比和興只是中間和開頭段落的歌舞樂曲之編排和處理,而雅和頌是正式演出的完整作品。這六詩,涉及六德和六律,要先讓整個樂團八百人都能掌握。

後代儒者沒有孔子的音樂天份,沒一個繼承到孔子在音樂上的衣缽,孔子編修的第六本經書〈樂經〉又不幸失傳了,儒學家單從文章上分析詩有六義,與周代音樂官針對音樂演出去教授六詩,那是張冠李戴了。

孔子編排詩經,是以場合/體裁作內容分類的:風是民間流傳的民樂,雅是代表國邦禮儀的正樂,頌是祭祀的神樂。這個分類合乎邏輯和實際需要。為什麼當中沒有賦? 因為單有文字的韻文不叫詩呀,要配成音樂用於宮室宗廟成雅或用於祭祀成頌才叫詩,或在民間流傳流行了,變成民歌,那就是風了。賦只是韻文,而詩,直到盛唐的近體詩,都還可以搭配楊貴妃的歌舞。

宋代朱熹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當時的記事文,哪一篇不是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這不能說是古代詩的特色。比者,不一定是比喻,有別於古代的記事文和記言文平舖直敘,詩經的句法使用密集的並列句,比只是並排並列重複句式的意思,是配合音樂和編舞的需要,當中有用到比喻,更多卻只是使用排比並列的句法。興者,就是開頭而已,中式文學和音樂向來都重視開頭,比起記事文開頭就是「何年何月何日」,記言文開頭就是「誰人說」,詩的開頭千奇百怪,什麼都有。當然有「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詞」例如「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也有更多是「不言他物直接入題」的,猶見於大雅和頌。

後人以朱熹版賦比興的定義來框架詩經的解讀,其實多有不足,難以自圓其說。

詩以言志,古代「志」的解釋就是「心之所向」,「心思」。詩可以忬情,可以述說理想,可以表達男歡女愛,可以表達愛國情懷。詩經中的「風」收集了各地流傳下來的民歌,多是男女間的思慕愛戀之情,老百姓的流行曲以愛情主題為主,幾千年來不變,這才是人的本性!

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所以聽說讀寫學情詩,其實都無傷大雅。

補記:  

中文的常用文字字貌二千多年來沒有太大轉變,其字義卻不斷隨著時代而豐富。孔子生平,是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的春秋時代,而〈周禮〉是戰國時代的文獻,〈說文解字〉完成於公元120年的東漢時期,距孔子約六百多年的歷史,對於文字的解釋雖然精簡,卻也最貼近當時的意義。研究先秦文獻,我會盡量參考漢代文獻的說法,而不是更後代的增補。

 

 

 

【博客來 // 五花馬非馬】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6112?sloc=ma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難得糊塗 的頭像
    難得糊塗

    記得要笑

    難得糊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