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是世界大學排名前50大之一,它的校徽,有「明德格物」四字,代表大學教育的精神是彰顯良好的品德,探究事物的真理。
明德格物出自<大學>,<大學>原本只是<禮記>的其中一篇文章。<禮記>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傳說其所收文章都是孔子的學生及戰國時期儒學學者的作品。到宋朝朱熹(1130-1200)卻把把這篇文章獨立拉了出來,說是孔子口述曾參編寫的。朱熹當官不順遂,回家鄉開了家書院,他的課綱是這樣編的:「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後人盲從朱熹,以為學習儒家思想,必先要從<大學>開始。他又編了一部教科書,叫做<四書章句集注>。
朱熹約死於公元1200年。蒙古人於公元1271年滅了宋朝並統一中國,改國號為元朝。當年成吉斯汗縱橫整個歐亞大陸,「有太陽的地方都是蒙古鐵蹄的土地」。蒙古人全盛時期領土面積估計有4400萬平方公里,以今天的中國國土面積約960 平方公里來算,是接近4.5個中國的版圖。攻打中國只是蒙古軍團其中一股兵力,這個人數有限的遊牧民族要管治全中國這麼大自然人力不足,當然需要大量公務員尤其是文官輔助,於是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元仁宗下詔令恢復科舉。這時候,朱熹這套教科書,已經流傳了過百年,應該是中國最多人知道的書院教科書。
蒙古人招考公務員,當然歡迎外國人參加考試。元代科舉考試的內容,亦有「蒙古、色目」、「漢人、南人」之分,所試科目及難易程度有所不同。皇慶 2 年所頒:「蒙古、色目」只考二場,「第一場經問五條,《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内設問,義理精明,文辭典雅為中選。用朱氏《章句集註》。第二場,策一道,以時務岀題,限五百字以上。」
中文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元朝只取用一個標準版本答案的經問五條,原來是為了外國人考公務員的需要,這個課綱是外國人用來考中文的外語課綱,蒙古人的政治決策其實十分合理。
到了朱元璋推翻元朝後的洪武三年,為了大量招聘公務員,於是擴大科舉制度,鼓勵年輕男子應試,只要通過第一關考試,就可得到秀才名銜。秀才的特權包括在縣官前面不用下跪,獲得鄉里老百姓的尊重,而且不用服徭役。所謂徭役就是男子義務性的勞役:包括修城、鋪路、防衛鄉里、戍守邊疆等工作。當上秀才,基本上已經擺脫平民身份,變成上等人,或名或利都有所得益。
可惡在這個考試的課綱用回到本地老百姓身上,內容卻無大改變,仍是以解經為重點,以朱注四書為標準讀本答案!
我不敢說朱注的四書有什麼不好。就算朱熹的注解真有什麼不好,經歷八百多年眾多大學問家的修正和補述,也必定差不到哪裡去。問題是中文的源流不只儒家一脈,儒家的思想解讀更非只有朱熹一脈,各家各派的重要思想和作品,因為考試不考,無關前途和個人利益,就都相對不重要,逐漸被忽略了。
這種以小偏蓋大全的課綱設計,和習以為常的以標準答案解釋題目的考試,其實本來只是一個方便外國人應考本地公務員的簡便方法。外國人考本地文化科目,當然是給它標準教科書和標準答案!誰知改朝換代後,蕭規曹隨,因循守舊,讓這種教育理念像不死病毒一樣代代遺傳至今;影響所及,就是我們今天自小學到中學我們面對的教師、教本和他們的教學方法、考試規範了。
原禮記整篇大學講道理的部分其實只有幾百字: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學‧經一章全文>
以上這篇文言文句讀不難,不再贅文翻譯。可能正因為文章顯淺,朱熹才把它放在四書的開頭,作為讀儒家書的綱領。《大學》原不分章節。後來朱熹按其內容編成《大學章句》,將《大學》分為經一章,傳十章。並說:「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上文就是經一章的全文。後面十章,是針對上文的重要字句進行詮譯。
孔子述而不作,這當然不是孔子寫的。
如果是孔子口述之言,這篇文章的結構,環環相扣,句法嚴謹而工整,修辭上大量運用頂真句,連環追殺,氣勢咄咄逼人,風格似孟子多於孔子,似戰國時代多於春秋時代。第一比對論語,這不會是孔子平常說話的語氣,也不似春秋時期人物說話的方式,有點反覆囉嗦;第二假如這是一段孔子講過的說話,如此重要的內容,不應只有1700年後的朱熹才識貨,無理由不曾記錄在論語之上;第三這種修辭方式,分明是寫作出來的,隨便口述如此嚴謹而暢順,暢順而緊湊,緊湊而帶點咄咄逼人的氣勢,這絕不會是孔子風格,假冒孟子或許有人相信。後代學者多認為此文應寫在戰國末期至漢初。
<大學>這篇文章講的是大學之道,即使不是出自孔子本人的金口,在<禮記>有限幾十篇文章中,這仍是重要的其中一個章節。
站在現代教育的立場,大學是不是孔子說的其實不重要,「明德格物」這四個字有沒有道理才是最重要。彰顯品德,探究事物的真理,尋根究柢,追求學問,作為一家頂尖大學的教育精神,正是恰到好處!
【博客來 // 五花馬非馬】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6112?sloc=main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