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些書真的要非常無聊才會拿起來靜心讀完。這星期開始清理書架,把一些舊書快速重讀完畢:

IMG_8030.jpg

 

《誰在謀殺中國經濟》郎咸平 2010.12

郎咸平號稱兩岸趨勢專家,是著名的財經學者,美國華頓商學院博士,華頓商學院的評價在某些領域比哈佛商學院更高,尤其財經方面。

記得拿到此書時滿懷期待,名教授說趨勢,在二零一零年預告中國經濟即將崩壞,是相當嚇人的。不過翻下去,此書嚇人的其實是其他部分。

他認為中國經濟崩壞的原因是中華文化劣根性的魔咒造成。

所謂中華文化的劣根性有四大框架: 他稱之為中華文化的四大茫然:

茫然之一: 就知道賺錢

茫然之二: 不瞭解世界

茫然之三: 不瞭解別人為什麼這樣看你

茫然之四: 不瞭解自己的缺點

這四大茫然,訴諸全球普遍社會文化皆準,大家不妨自我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而他的理據,例如談到: 岳飛與屈原:文化魔咒的典型代表,十分可笑。此二人皆因愚忠而得罪皇帝,最後死於非命,但與普遍今天的中國人,十分脫節。

談到晉商徽商浙商粵商,這根本是明清時期的分類。如果你對那段歷史有興趣,當故事看一讀無妨。不過今天全中國只有一個商幫值得研究,叫做「電商」。

作為一個國際級學者,這本書的內容十分嚇人,像一個偏見老人的印象批判,沒有邏輯數據和經濟理論基礎,也沒有持平的現代社會及歷史觀,只是拉雜而談,書中旁及很多美國人的看法,舉著一些美國人觀點罵中國,然後又假裝持平反罵美國,但對於中國文化的了解,只處於非常皮毛的外國市民水平。顯然他並沒有深入在中國生活過。

從結論上看: 此書寫於二零一零年,直至新冠肺炎之前的九或十年間,中國經濟依然快速在起飛,原因在於互聯網的普及應用,數位金融和全國物流的全面高效率暢通,手機支付服務及信用管制的普及,無論你是否喜歡中國這個地方或這個地方上的人類,中國因為這些應用科技上的領先確實領先全球,而支撐著其經濟在過去十年仍在成長,未至於崩壞。

至於中國的企業文化,早已超越四大商幫,中國人,誰還有屈原和岳飛的基因?

未來的中國經濟下坡的原因可能因為中美貿易戰,可能因為新冠肺炎,可能因為財務過渡槓桿,尤其房地產和中小企借貸,這三個原因,都不能歸納為中國人文化的劣根性所致,否則,任何社會負價值都必定是文化劣根性所致,這跟阿媽是女人,同樣是廢話。

這本書,可以丟掉了。

目錄

前 言 謀殺中國經濟的文化魔咒 008

第一部中華文化劣根性對企業的魔咒

第一章諸葛亮能成為優秀的企業家嗎? 028
兩個很大的小問題
岳飛與屈原:文化魔咒的典型代表
中國企業家的病態心理
文化好則企業好

第二章中國高科技的文化魔咒 045
聯想為什麼失策
策略混亂的根源
看甲骨文是怎麼幹的
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

第二部中華文化的四大茫然

第三章茫然之一:就知道賺錢 070
慈善背後的文化玄機
Profess的血從何而
來病根在我們身上,不在大學生
誰控制了美國
讓我們的文化遠離冰棍理論

第四章茫然之二:不瞭解世界(一) 087
奧運不會帶來奇蹟
我們的文化長什麼樣子
巨人心中充滿大愛

第五章茫然之二:不瞭解世界(二)105
三個希臘神話的啟示
力與美才是奧運的精神
公平和對稱才是奧運的本質
真正偉大的文化來自融合

第六章茫然之二:不瞭解世界(三)122
我怎麼就粗俗了
美國人也沒見過世面
高度紀律性—我們也有
誰也不理解誰
不做 Nice Guy又如何

第七章茫然之三:不瞭解別人為什麼那麼看你(一) 142
莎朗.史東真的是口誤嗎?
西方人的西藏情結
改變一切的汶川大地震

第八章茫然之三:不瞭解別人為什麼那麼看你(二)153
如何看待 CNN態度的轉變
不信,你們就自己來看吧
是什麼感動了全美國
沒有人敢得罪我們十三億老百姓

第九章茫然之四:不瞭解自己的缺點 167
功夫熊貓揭露我們文化的黑暗面
夢工廠給中國的情書
蘭德公司的觀點:中華文化的悲哀
潛意識的大愛:中華文化的驕傲
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大愛

第三部中華文化下的四大商幫

第十章晉商 183
晉商歷史的傳奇
晉商的厄運:大清朝的敗落
晉商票號的崛起
中國的信託責任:晉商如何挑掌櫃
晉商票號的沒落
新晉商的荒誕

第十一章徽商 209
大徽商江春
徽商的家族榮耀
吃苦耐勞的徽駱駝
徽商的鹽巴商機
徽商的奢侈荒淫
徽商的沒落

第十二章浙商之一:湖商 225
湖商和徽商的比較
湖商的蠶絲發跡史
湖商的巔峰時刻
湖商的資本用途
湖商的投資短視

第十三章浙商之二:寧波幫 236
寧波幫的崛起
寧波幫的創造力
寧波幫的信用天下無雙
團結就是力量
寧波幫的投資策略
寧波幫的行銷才能

第十四章粵商之一:廣州幫250
廣州幫的崛起機緣
廣州十三行難敵英國東印度公司
十三行的衰敗:鴉片戰爭

第十五章粵商之二:潮州幫263
民風強悍的潮州幫
建立現代工業的潮州幫
感人的愛國情結
潮州幫穩健的經營作風

IMG_8031.jpg

 

〈大數據時代的致勝決策> Chrisopher Surdak 2015

這種書過了五年就可以丟掉。不丟是因為他說到2020年六個關鍵策略,我必須等到2021年驗證完畢才會丟掉。

全書十八章節分為三個部分:以下依據目錄

資料爆炸的六大趨勢,2015年的時候,只有全球少數市場能看見,今天全球大部分市場都能看見了。如果撇除法例的差異性,書中的舉例可先參考美國市場。

I 造成資料爆炸的六大趨勢
1 行動互聯
──從物聯網到穿戴裝置,引爆數據的指數成長

@@: 物聯網這個議題炒作了近十年,但進展緩慢。我們能見到的是汽車的控制系統盡量把車內裝置互聯,客廳的視屏與影音裝備盡量用一個搖控解決,但如要收集數據,還須分辨一部車上、一個家庭中的各個使用者。另一個問題是不見得所有物件有需要互聯或數據化,例如家中的電燈冷氣、咖啡機或電鍋,而且,數據化能轉換成商業利益嗎? 所以這裡專講的其實只是透過手機收集使用者數據,因為手機基本上是單一使用者,而所謂物聯只是使用手機上不同功能及應用程式的相對數據,而各數據其實因歸屬不同的軟體公司,更涉及西方民主國家重視的產權、人權和私隱權,要全部打通運用實在非常不容易。結果是大家能夠掌握的數據雖然龐大,但卻是雜亂而不完整的。


2 虛擬生活
──把使用者當成產品的社群媒體

@@: 這裡講的其實只是像臉書這種社群媒體,可以把每個使用者變成它的媒體資產,再轉移成為廣告收入。


3 數位商務
──O2O是實體業者無法退出的選擇

@@: O2O這個議題也是炒作了近十年,但絕大部分企業其實都無法二者都做得好。簡單說實體店講求使用者經驗及面對面的人情和服務,線上店講求的是搜尋及配送效率,二者的決勝關鍵完全不一樣。關於我對O2O的意見詳見《行銷江湖》


4 線上娛樂
──百萬種頻道+十億個演員的共同參與

@@: 是的,結果是媒體完全失能,因為選擇太多,媒體失去聚焦力就沒有影響力,沒有足夠多的眼球就沒有足夠多的收入,於是製作成本愈來愈低,平均質素不斷下降(製作量大增而好作品愈少),有非常多選擇卻只有愈來愈少的好選擇。換另一個角度,每一個觀眾也可以是一個自媒體,有它的少部分人的凝聚力,而產生新的商業模式例如直播購物、網紅帶貨。


5 雲端運算
──更高彈性與更低門檻的雲端外包

@@: 今天企業使用雲端服務已普及至中小企。不過各企業視數據為自己的競爭力和私產,並不願意把手上的數據送上雲端與其他人共享(也未必可得到使用者的同意)。如全球醫療界願意把病歷數據送上雲端全球共享,也不是在謀專利和私利,新冠肺炎的解決方案應該更早可以尋得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6 數據分析
──巨量資料讓你比顧客身邊的人更了解顧客

@@: 這是錯的。數據愈多,有時候你反而更不了解顧客,為什麼他今天買,明天又不買了?零售大數據就精準度而言,比較有把握只是短期小趨勢,條件還要是大環境沒有大變化,像近三年中美貿易戰然後新冠肺炎,全球供應鏈亂套,原物料成本大幅上漲,海外運輸緩滯,消費者的生活習慣甚至人生態度都改變了,所有先前的大數據,基本上報廢。

II 企業即將迎來的六大衝擊
7 情境化
──從每個人的市場,變成每個情境需求的市場

@@:書中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模型:

IMG_8034 (2).jpg

這個模型在社群行銷學上很值得參考。但衝擊有多大各行各業不一。


8 社群化
──蒐集顧客的每日PO文,遠勝複雜的市調報告

@@: 一千個讚的價值,未必比得上一個關鍵劣評,以偏可以蓋全。Social Listening 重質不重量,企業當不厭其煩地「聆聽」各種社群甚至個人聲音。


9 量子化
──最小化營運流程,最大化外包成果

@@: 這個放到今天,我認為已經變成「專注核心業務,其他以共享經濟方式達成。」今天要維持一家企業的競爭優勢,主要在於核心競爭力,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大到什麼都自己來,自己獨包獨攬,只差每一家企業願意「踏出去」多少,以什麼方式與其他人共享。


10 應用化
──提供比完美更重要的即時滿足

@@:即時這件事情在經濟環境向上的時候是重要的,分秒必爭,能快一步就領先更多,但在經濟放緩或下滑的環境下即時性相對已經不重要。愈多人追求快,也愈多人追隨慢活,這有點老莊之道了。如不談老莊,也可以用時間成本來解釋。在經濟放緩或下滑的環境下,時間成本降低了,即時性與滿足道的關係也疏遠了。


11 雲端化
──傳統價值鏈崩解,五十%流程拋上雲端

@@: 這只是一種科技演進。當大家都同時使用雲端時,大家扯平,各自不會有優勢,也無所謂衝擊了。

 
12 物品智慧化
──物品產生的數據,可能比物品本身的價值還高

@@: 我懷疑現在還有什麼企業願意為了拿到你的使用數據而送你一部手機或電視機,或許會免費送你一個應用程式,不過近年數據已經證明免費使用者和付費使用者的消費行為有極大程度差異。

III 迎戰數據海嘯的六大策略

@@:此書先前十二課談現象基本上頭頭是道,談到策略就可怕了!


13 策略極端化
──選定策略做到極致,慎防死亡螺旋

@@: 當專業經理人都知道,凡極端必定高風險,書中更說「銷定數據策略,切忌半途而廢!」我的經驗是: 在大環境向上的時候,錯極有個譜,極端一點未必有損失,押對寶有機會中大獎。在大環境停滯或往下的時候,極端策略可能令你迅速崩敗,因為(請回看上面一至六我的回應)你手上的數據基本上都是不完整的。


14 反應即時化
──砍半研發週期,跟上創新步伐

@@: 廢話!市場變化快,研發週期當然最好縮短。現在開始研發防疫家電,到明年可能全球憑疫苗已經解決,再無此需求。問題是: 要研發一件真正創新而有效、符合市場需求的好產品,不是你說快就能夠快,你說砍半就可以砍半的。莫德納疫苗未足三年臨床測試就推出市場,連發明人都反對,因為不知道有沒有隱藏長期副作用。只是各國政府經濟上受不了,把研發週期砍半推出市場,假如將來有什麼可怕的副作用,全人類買單!


15 數據貨幣化
──把數據當成財務管理,推動企業成長

@@:在線上服務的虛擬世界,使用者數據的確可以某程度上轉換成企業的預期/現在價值。但畢竟真金白銀才是最實在的,企業真正的價值說到尾還是資產值。簡單說,你公司值多少錢,樂觀說你有多少資產和應收帳加上現金最準,悲觀說倒閉時還值多少錢最準!


16 流程數據化
──打造亮眼績效的關鍵矩陣

@@:書中建議每個流程都有一個數據庫管理,這是一個理想化型態,在實際操作的門檻是: 是否每一個人都能稱職針對每一個數據庫的分析結果做出選擇和決策,甚至在條件設定時能夠問對問題,(問錯問題就會設定出有誤差的決策條件)


17 任務遊戲化
──從顧客到員工,玩出甩不開的黏著力

@@:這又是廢話。從事行銷業務或內部管理的人都知道,能夠令客戶及員工像參與遊戲一樣開心地參與消費或工作,是最投入最有成效的。這事情知易行難,通常愈年輕的企業愈有機會,慢慢老了就大家都不想玩了,都習慣且麻木了。無論對外或對內,無法持續創新保持趣味性或吸引力是關鍵。


18 外包細緻化
──讓上千承包商與消費者為你賣命

@@: 現在是找到共享經濟模式了,重點是如何找對夥伴互相補足,互惠互利

結語 二○二○年的生活場景
──一鍵開房與退房、靠減重賺大錢、雲端金融市場、器官製造……

@@: 基本上他描述的情景在技術上2015已經有了,只差在實際應用上有多普及而已。

這本書的讀後感是一部趕大數據的潮流商業書,作者真的很會下標題,哈哈,雖然內容的涵蓋並不如標題的博大深遠,其框架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今天我就借此做了一次不錯的思想複習題。

至於市場而言,未來一定是人工智能的世界,而人工智能需要龐大的數據匯整,這是第一步,各行各業能否無私地奉獻數據上雲端共享,這是現今各大企業第一步前最難跨出的一步。

這本書做完複雜已經無用,也可以丟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難得糊塗 的頭像
    難得糊塗

    記得要笑

    難得糊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