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花馬非馬-a.jpg

我的另一本新書《五花馬非馬》即將於三月中出版。這書從籌備到完成,大概花了四年時間,算是我寫得最自得其樂的一次。

此前很多朋友問我如何令孩子喜歡中文?想學好中文?回顧我自己的人生,這件事情身邊的父母老師和同學朋友的影響很重要。

如果你常接觸到很多中文古典是有趣的、實用的、你自然就想多學一點。如果你遇到都是沉悶的,無用的,你自然就不想學下去。

寫這本書,提出一些前人沒有提到過的觀點,重點只是想分享一些有趣的想法。如果這書讀得有趣,讀得下去,自然也會想多知道一點,多學一點。

不過那是另一個故事,待書正式出版時再分享。因為最近說到出版的故事,又提到誠品的困境,腦袋一閃,就想到自己好久沒有查字典了。

隨便找個題目翻查一下,例如: 「五花馬」

已經快有十年沒有翻過紙本的字典或詞典。以前每五年必定買一套最新修訂本的中文字典中文詞典及英文字典,近十年幾乎都是上網查台灣教育部的國語辭典或中國的漢典網,後者會同步提供說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的解釋,算是非常齊備了。

手上的中華新詞典和商務新詞典,都是女兒入讀小一時幫她買的。查紙本詞典要從馬查起,結果兩本詞典都沒有「五花馬」,只有「馬」字的文字解釋。

中華: 「家畜。耳小面長,四肢強健,溫馴敏捷。可供拉車、耕地、乘騎。」

商務:「哺乳動物。面長,耳直立。頸上長鬃毛,尾上有長毛。四肢強健,善於奔跑。可供拉車、耕地、人騎。」

漢典網跟商務新詞典的解釋差不多。鬃其實就是長毛。髟是中文214個部首之一,髟就是長毛的意思,從這部首只有三十多個字,大概都同長毛相關,只是說法不一。

最後是台灣教育部的國語辭典:

「動物名。脊椎類哺乳科奇啼目。四肢強健,每肢僅有一蹄。善跑。能載重行遠,草食性,性溫和。」

然後我又查了牛和羊,騾和驢。

: 

哺乳動物,趾端有蹄,頭上長一對角,是反芻類動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車,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   

哺乳動物,反芻類,一般頭上有一對角,品種很多:綿羊。黃羊。羚羊。

驢:

動物名。哺乳綱奇蹄目馬科。似馬而小,耳頰較馬長,短鬣,毛多為灰褐色,尾部像牛尾。性溫馴,能負物及供坐騎

騾:

動物名。為雄驢與雌馬交配所生,兼二者之長。耳長、鬃短、蹄小,尾端有一簇毛。體大、結實。耐力及抗病力皆強,力大,可負重行遠。

看完之後我心裡的疑問: 如果我沒有看見過馬羊牛驢騾這五種動物,憑文字我可以分得出五者的分別嗎?為什麼不直接給我一張圖?

IMG_6753.jpg

幾十年前的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 牛津高階英文字典,對於常見動植物,就直接附上簡圖了。何以中文字典至今仍如此吝嗇於這麼簡單明瞭的圖示呢?

反正無聊開了,就繼續無聊。我再去查「花」字的「正解」。

image

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許多變形的葉集生而成。包括花萼、花冠、花蕊、花托。可供人觀賞。

這種解釋是解釋嗎? 所以雞是雞的蛋孵化破殻而出,並由許多變形的雞細胞集生而成,包括雞毛雞皮雞骨雞翅膀和雞內臟。可供人食用。是這樣嗎?

如果七歲小孩查字典後問什麼是哺乳類動物還好,如果問生殖器官是什麼如何操作怎麼辦?再查商務新詞典及中華新詞典,這兩本都是一般學生版,寫得含蓄一點: 「繁殖器官」。其他大略相同。

花的長相以有別於綠葉的五顏六色招引蜂蝶,花瓣只是外表,並無生殖功能。如把花瓣列入生殖器官的其中一部分,你我的臉蛋,豈非也成了生殖器官?

隨即我發現:四套詞典都沒有「雞蛋」這個詞語。

 

最後我去查「五」字。

某字典說: : 數名,四加一。

簡潔有力! 年輕時查字典,從未如此佩服過!

另一本:介於六與四之間的自然數。大寫作「伍」。

「伍」只比「五」多了個「人」字旁,哪裡大了?嚴格來說在同樣的大小方格內寫這兩個字,「伍」字裡的「五」肯定比較小。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是中國唯一女皇帝武則天規定使用的記帳用中文數字,目的是防範貪污作弊,例如明明帳本說只花了一百萬兩銀,加一筆變成二百萬,再一筆變成三百萬。這個專用版本後來被朱元璋改了一次後,一直沿用至今。今天去台灣的本地銀行提存款項,填寫數目都是用這套特殊筆劃的專用中文數字。這套數字可以叫「計帳數字」,「會計數字」,「數字帳寫」,但絕不應該是「數字大寫」。在萬國語言通行萬國的互聯網時代,其實用全球通用的阿拉伯數字就好了,不必再有一套中文記帳專用數字。

 

中國自孔子教數學至今就只有一套數字的正字,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聰明的字典繼續指引我追尋「正確」的答案:

: 數名,三加一

: 數名,二加一

; 數名,一加一

: 最小的正整數

 

最後的最後,我勸你最好不要去查康熙字典或說文解字對於「一」字作何解釋。(註一)

 

查字典的偏差

字典不過是採集語言的工具,不是定義語言的權威。隨著時代的轉變,不同種族的遷移和混雜,語言也在不斷演變。外國人的Dictionary常常更新詞匯,也會配上圖片協助說明,例如Oxford English Learner’s Dictionary, 顧名思義就是給學習英文人士使用的英語字詞典。

科技隨時代進步,中文的教學工具仍停留在幾百年前,以文字解釋文字,很多時候愈描愈黑。

今天,如果你依賴中文詞典,隨時陷入無止盡的輪迴,一個問號帶出一串問號,一串問號帶你遊花園,搞到一頭霧水。

中文歷經三千年的演進,每一個字的樣式無大改變,字詞的組成和含義卻隨著每一個時代發展而日益豐富,這是同一套語言文字被太多人用太久之後的必然結果。字典是採集語言的工具,如果跟不上時代,就變成歷史文物,只合從事文字孝古的學者參考。

這是環保時代,更是科技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日新月異,象牙塔中的學者如何能跟得上?中國第一部正式叫做字典的東西是用來方便外國人皇帝的,名為康熙字典。此前中國歷代學者,會說文解字,卻不自認為是標準的經典,學海無涯,除了天神之外,誰能懂得全部?編字典是個吃力不討好的玩意,既抱殘守缺又浪費紙張,現代科學昌明,應該以網路人工智能學習系統去組織整理,以歷代字典的說法結合百科全書和大數據資料庫,把各地讀音及字用詞用方法採集成網上大字典和網上大詞典,圖文並茂,再由各地主流方言拍攝示範影音該字詞在當地的普遍讀法,這是整個中華學術界一起貢獻的大事,而不是分各門各派,人人自稱正統,然後各自閉門造車。維基百科,就是以這種方式集腋成裘建立起來的,只是從來沒有學術界或教育界專業人士願意去肯定維基百科在文字知識上的貢獻。

最後,補充一點,現代的小孩是在彩色年代出世的,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不會喜歡看黑白的東西,尤其是字典和教科書。

image

@@: 必須補充一點:我並沒有對前人不敬。從今天的科技去看字典這種表達方式可能是落後的,但從當時的社會狀況看字典這個東西卻是偉大的令人敬佩的。《辭源》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大規模辭書,始編於1908年(光緒34年),由陸爾奎作主編,於191510月由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正編。圖左數字是頁數,共7042頁,只賣七元。《辭海》,最早由私營中華書局創辦人陸費逵1915年發起,顯然是被商務出版<辭源>所激發,首任主編舒新城1936年正式出版了兩大冊。這兩大辭書的編成奠定了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的字典權威,至今我們查字典,以商務及中華兩大出版社的版本為主要參考版本。在沒有數據資料庫和搜尋引擎的那個年代,編寫中文字典這種大工程,因人力所限初版難免會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從無到有的第一版最厲害,陸爾奎先生和舒新城先生的學問實在非同小可,編辭典每一字辭更是有根有據。後人自以為是地更改原述卻又未盡妥善,結果鬧出什麼笑話,有辱先賢,砸了出版社招牌,那是後人之羞而已。

現在你要記經文知解釋,上網搜尋就可以了,找讀音找文字出處,甚至一個字的筆劃順序該如何寫,查漢典www.zdic.net給你現代解釋和例句,提供漢語字典、漢語詞典、說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的解釋,讀音和拼音,按筆劃序寫字的動畫說明,只差沒有為名詞配圖而已。台灣是唐鳳開發的萌典,也是非常捧的學習工具,尤其適合手機快速查詢,比起一般紙本的字典詞典,好用太多。如仍未能滿足,才另尋他處解釋好也。

 

註一:

查字典「一」字,就知道字典不是給不懂字的人讀的

說文解字: 一,惟初大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漢書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凡一之屬皆从一。一之形。於六書爲指事。凡云凡某之屬皆从某者、自序所謂分別部居、不相襍廁也。爾雅、方言所以發明轉注假借。倉頡、訓纂、?熹及凡將、急就、元尚、飛龍、聖皇諸篇。僅以四言七言成文。皆不言字形原委。以字形爲書。俾學者因形以考音與義。實始於許。功莫大焉。於悉切。古音第十二部。○凡注言一部、二部、以至十七部者。謂古韵也。玉裁作六書音均表。識古韵凡十七部。自倉頡造字時至唐虞三代秦漢、以及許叔重造說文曰某聲、曰讀若某者。皆條理合一不紊。故旣用徐鉉切音矣。而又某字志之曰古音第幾部。又恐學者未見六書音均之書。不知其所謂。乃於說文十五篇之後。附六書音均表五篇。俾形聲相表裏。因耑推究。於古形、古音、古義可互求焉。

 

康熙字典: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刑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難得糊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