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任何場合,十之八九,總會出現一個人的例外,或,最少一個人的例外。
先從吃喝玩樂講起。一班人去看電影,每個人都覺得好看,但有一個人不以為然。
一班人去喝酒,每個人都醉了,只有一個人特別清醒;每個人只喝了幾杯都很清醒,有一個人突然醉了,醉得莫名其妙。
一班人相約聚餐,準時起菜,總有一個人遲到或不到,無論任何理由,那根本不是重點。
然後點菜,一班肉食者間,發現其中一個人最近轉素食了;或者是一班饕客中,其中一個失去了吃的興致,是因為感冒生病也好,是因為情緒低落也罷,那也根本不是重點。
重點是:總有一個人的例外。
婚禮或葬禮,多麼重要的場合,跟主角多麼關係密切的至親好友,總會遲到一個,或少來一個。總不成要死去的人等你來到,才入土為安吧?
公司例會,事先聲明,全員必須準時出席,遲到一份鐘罰兩百塊,結果,屢試不爽,最少有一個人遲到,哪怕只是一分鐘! 「公積金」不到半年儲了二萬多塊,不知道怎麼花用才好!

任何一次的集體行動,總有一個人跟不上大隊,你也無法令所有人同步,做任何事,你也無法令所有人滿意,除非你願意耗費更多資源。
完美主義者總希望做到人人滿意,事事公平,個個信服,這種妄想幾乎註定失敗,求齊整的結果是白白浪費的資源更鉅。
例如: 一班人再花兩小時說服那個不以為然的這電影其實有多棒,或者一班人再花二小時陪他去看另一場他選擇的電影。結果是,他可能更失望,或者是換另一個人失望,或者是皆大歡喜,但無論如何,一班人多花了二小時的金錢體力和時間。
例如: 一班人再花半夜把那個清醒的灌倒,或把那個無端喝醉的弄醒,再關切了解一番。
例如: 等到酒冷菜薄,再為那個遲來的添新酒熱菜,或把電話打熱,為那個缺席者大顆兒另約一餐。

要令每一個人滿意,幾無可能,如勉強為之,只能給多不能給少,浪費資源。例如體面的商務套餐,十二個人一席,每位三千元,每人吃的內容一樣,份量一樣,結果是愛魚者厭肉,量少者剩菜,如果碰巧席上有一位吃素的,素菜套餐還要加價20%,再便宜也是一樣貴。你會說,素菜的食材應該比魚肉便宜,但餐廳的立場是廚師要為你另起爐灶,杯盤廚具都要重新洗滌葷腥,額外的人力當然需要額外的成本。相反,同樣的肚量可以選擇點十八樣精緻小菜,佳湯美點,每個人各有七八款不喜,也還有十樣合意,素食者本應寡慾,也有四五道素菜稱心,埋單結帳,搞不好還比每人一份八菜一湯的個人套餐來得實惠呢。

所以在公司裡,愈多人共用資源,資源的耗費愈少,分門分部分組的小單位愈多,浪費愈大,一個小單位一個老闆,一個老闆一個秘書一條專線一台影印機一台傳真機,老闆愈多,沒事幹的秘書、電話、影印機和傳真機也愈多,一家跨國公司的區域主管在各國各區都有專屬辦公室,每個辦公室都要騰出多餘人手隨時候命,或平日把主管的皮椅子打掃得一塵不染,只為照顧他每月臨幸三天的大屁股,那才是真正的悲劇。

至於改革,任何改革,都必定有最少一個人不快樂,那些不快樂的通常是原來的既得利益者,或在今次改革中未能從中取利者。改革,為的是公司總體的利益及前途,那是屬於大部份人的幸福,小部份人的不滿,就只能刻意忽略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難得糊塗 的頭像
    難得糊塗

    記得要笑

    難得糊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