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起有個老外曾經問我: 「東西」是什麼東西? 「東西」為什麼叫做「東西」?
這問題其實很好回答:東西就是something的意思。去買東西,就是go to buy something. (註一)
不過學習中文有個不成文的壞習慣,很多人都喜歡窮根究柢問來源問出處,似乎你說不出來就是沒有學問。中國地大物博,同一套文字留傳了幾千年被每個世代幾千萬到十幾億人在大江南北及全球各個角落不斷使用,能夠懂得每個字詞的出處談何容易?更重要是:你知道手機是由誰發明,手機為什麼叫做手機,會讓你更懂得如何使用手機嗎?
基於好奇心,還是上網找了一下:
歷史上傳說最先出現「東西」在文字紀錄上是在宋朝:
宋神宗(1048-1085)有一次問王安石:「市中貿易,何以不曰南北,而曰東西?」
王安石想了想,猜測道:「當取東作西成之意。」
宋神宗是個積極的皇帝,平常勤奮讀書,任用王安石推行新政。他不知「東西」何意而發問,表示「東西」是最近流行的新詞。皇帝從來不需要自己去買東西,卻知道市場中的流行語,似乎他也相當關心民間的情況。
王安石口中的「東作西成」是指春種秋熟,古人認為司春之神居住在東方,而春天是一年的起始,因此春耕稱作「東作」,秋熟自然就稱作「西成」。「東作西成」的是糧食,這是人們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用「東作西成」的略語「東西」來指需要買賣的各種生活用品。這解釋相當牽強,去市場買的當然是收成品,買的是「秋熟」,是否「春耕」又有什麼關係?市井之徒,說話直接,也不會拐這麼一大個彎去創造新詞。
而另一種解釋則與五行有關。
傳說南宋理學大家朱熹(1130-1200),在未出仕前,家鄉有叫盛溫和的好友,此人亦是博學多才的人,一天兩人相遇於巷子內,盛手中拿著一個竹籃子,朱熹問他:「你去那裏?」盛回答說:「我要去買點東西。」
朱熹是以窮理致知研究學問的人,他聽盛的話,很好奇,隨即問道:「你說買東西,為甚麼不說買南北呢?」
盛溫和反問朱熹:「你知甚麼是五行嗎?」
朱熹答:「我當然知道,不就是金、木、水、火、土嗎?」
盛說:「不錯,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南方屬火,北方屬水,中間屬土。我的籃子是竹做的,盛火會燒掉,裝水會漏光,只能裝木和金,更不會盛土,所以叫買東西,不說買南北呀。」
朱熹聽後唉了一聲說:「原來是這樣!」
這故事也有破綻。古代要出去市場購買的東西其實不只木造或金造的物件或糧食,還有其他常用物事不是一般家庭造得出來,必須去市場購買的,例如陶瓷是土造的,祭拜用的香燭是火,酒當然是水。
不過這二個故事卻反映了一個事實:「東西」這詞在宋朝開始變成流行使用的新名詞,一路用到現在,已經八九百年。
翻查歷史,北宋的流行文學以填寫歌詞配合樂曲為熱門的文體,所謂「宋詞」是也。宋代文人迷填詞,就如當年李白為楊貴妃寫清平調編成舞曲,既得皇帝賞識,可得榮華富貴,更可能名滿天下。北宋著名詞人有晏殊、歐陽修、張先、晏幾道、范仲淹、柳永、蘇軾、秦觀、黃庭堅、周邦彥、李清照。可說是文風鼎盛,人才輩出。
既然填歌詞是北宋時期所有讀書人必須學習的創作文體,凡事喜歡追本溯源的中國人自然會去整理過往歷代祖先的民歌作參考。宋神宗期間有位文人郭茂倩編纂《樂府詩集》,集錄了先秦歌謠,漢朝至唐五代的樂府詩,全書共一百卷。這本書應是北宋時期非常重要的參考書,凡學填詞者必讀得滾瓜爛熟。古歌書橫空出世,惹來街談巷議,舊歌新唱,流行於老百姓之間,變成新一批沒有聽過的流行音樂。
<樂府詩集>書中收錄了一篇風格非常直率開朗的<木蘭辭>,記得三十多年前我讀初中時也曾被強逼死背過: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煎),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聲濺濺(煎煎)。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枝)聲啾啾(周周)。萬里赴(父)戎(容)機,關山度若飛。朔(索)氣傳金柝(托),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這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在北方的民歌,敘述一個女孩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二年後立了大功回家,回復女裝把同伴嚇一大跳,才知道她原來是女兒身的有趣故事。這故事太有趣,所以一直很流行,雖然是文言文但意思淺白,題材正面得來又有奇情和趣味,到今天仍是中小學生的課本教材,甚至被迪士尼改編成卡通電影,去賺外國小孩的錢。
此樂府詩最令人讚賞是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孝心、勇敢、堅毅(當兵十二年必定捱很多苦)和機智(始終無人發現她女扮男裝)。還有是結語,以兔子雌雄莫辨作比喻,而發展出「撲朔迷離」這個四字成語。
而我看到更有趣的,是木蘭決定代父從軍,之後並不是躲在家裡哭完又哭或把武功再加時苦練,而是去市場購物,大小姐最後一次go shopping。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購物本來就是在市場上走來走去,東西南北周圍逛,然後買到一袋二袋。以「東西」這新名詞的流行時間推斷,以「買東西」借代往市場購物源出自<木蘭辭>,在<樂府詩集>編定發行之後北宋神宗期間開始流行起來,似乎更為合情合理。
當然,除非千年前的死人翻生,天知道哪種說法才真的是出處?而即使不知道出處,只要「東西」這個名詞後代的人繼續覺得好用,就會一直用下去,如果不好用,大教授寫十萬字論文引經據典公開發表正音正字,那些被淘汰的舊字詞還是只能擺設在舊書本上,而不會活用於今天的現實生活中。
所以好使好用的字詞,就會被人一直使用下去,而使用者是不必要一定知道出處的。學中文實在不必字字句句求出處,猶如我們用iPhone、用電、用燈,不必知道發明者是誰,我們每年祝福你Merry Christmas! 何曾須要知道這句說話是怎麼來的呢?
【註一】
你以為你是什麼東西? 又是另一種意思。這其實是個嘲問句,意思是「你別以為自己很重要,其實你什麼都不是。」(你的存在根本不重要!)
【博客來 // 五花馬非馬】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6112?sloc=main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