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愁和酒分不開,似乎古代才女亦如是。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宋‧李清照 <聲聲慢>

 

李清照朋友圈裡都有誰?

愁字如何解釋,古代字典和當代中文字典的說法大同小異,大概是憂慮、傷悲的意思。不過古文讀多了,你會發覺愁似乎又不至於傷悲那麼嚴重。愁字拆開是上秋下心,秋天是怎樣一種心情,愁字是怎樣一種心態,李清照這一篇作品,正是寫她秋天的心情,中心思想就是表達「一個愁字」。讀懂這篇聲聲慢,大概就可領略「愁」的意境。

古代人寫詩詞常用到「愁」字,愁字本身就帶有秋的意境。中國有很多文字字義其實不好解釋,因為文字還有它的意境,這意境是來自過去幾千年來中國文人和哲人無數傑出的創作言論的累積,不斷豐富了同一個字的內涵後的結果:例如玄、妙、道、禪、寂寞等。又例如喜和樂、哀和愁、怨和恨、嗔和怒,用起來還是有微妙的分別,但卻只可心領神會,很難再用字典的方法(以文字解釋文字的方法)說清楚。

 

話說自從把女兒送讀歐洲國際學校中學部,一則以喜:見她英文程度突飛猛進,說話口音捲舌流利仿如英國人,脫離填鴨式考試制度下更可以任憑個人喜好選修科目及學習美術創作;一則以悲:其中文水準每下愈況,幾至不堪入目的程度。昨天她說老師要求她研讀一首詩,她問我這首詩有什麼好處: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 <鄉愁>

image

我思考了一下,還是決定坦白跟她說:余光中算是近代很著名的現代詩人,但這不算是他很出色的作品。

女兒不解。追問:為什麼?

我只好說:你試試寫一篇英文:

 

When I was young, X was A. 

I was here, Mama was there.

When I grew up, X was B. 

I was here, my bride was there.

And then, Oh, X was C. 

I was outside here, Mama was inside there.

But now, X is D. 

I am here, the Mainland is there.

 

你覺得英文老師會給你多少分?

女兒長期讀外語學校,學校生活以英文為主要溝通語言,給她英文舉例,反而容易明白。「這很容易啊。Fill in the blanks (填充題),我小學四年班就會了

我笑笑。其實這首詩還可以用數學代數的方式來分析:

 

小時候,XA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XB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XC
   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XD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題目是XX隨著我的年紀變化,在不同階段等如ABCD                     

此詩句法呆板,仿如小學生練習填充造句的家庭作業,把數學代數句式當做中文寫作句式行文,難言高妙,可能只適合小學三年級以下作模倣造句練習。又,此詩的中心思想是什麼?隨著年紀增長,鄉愁是個不停在變的東西,從ABC變到現在是D,搞不好將來又變成EFG…

 

題材是另一個問題。今天的小朋友十之八九在現代家庭溫室中長大,他們能懂得何謂鄉愁?我實在難以明白為什麼選擇教材的相關專業人士老是喜歡選擇鄉愁為學習題材。寫鄉愁最精采又顯淺易明是李白<靜夜思>,寫於距今約1200年的公元八世紀唐朝: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中國古代的一首詩,精簡撮要起承轉合,二十個字就已經是一篇意思完整的文章。而中國語文其中一款很重要的寫作特色,是由景入情。透過眼前景色的聯想,抒寫作者思鄉的情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作者在晚上看見床前一片從窗外照進來的明月皎白的亮光錯覺以為是雪霜舖滿地你不妨運用圖像思考:你家的床,窗外的明月,月光灑到你的房間,銀白一片,像北方的冰天雪地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他舉頭望望天上的明月,確定了真實的情況,這不過就是晚上的明月吧,而他低頭想念的,卻是遠在西北他冰天雪地的故鄉。

第一二句虛實轉換,後二句由靜態引申至動態,由景入情,表達一個人在半夜無法入睡,睹月思鄉的情懷。古代中國語文的寫法喜歡由景入情,透過當前景色的襯托,情景交融,讓你更能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境。中文文章的結構,轉承,語境情調的構築和交替,在二十個字的四小段,段段有層次有變化。比起前面的那首「代數程式」詩,營養豐富太多了。

李白外號詩仙,是全中國歷史上最幸運的文人之一。他生長在盛唐時期,在那個年代,寫一首5 x 4二十字數的五言絕詩,或一首7 x 4二十八字數的七言絕詩,可以編成流行曲,在資訊不算流通的古代,唱得首都長安市街知巷聞,然後再傳遍天下!一首好詩更可以被編成貴妃的舞曲,結合彈唱供皇帝欣賞。而因為當時唐玄宗欣賞李白的才華,李白可以不經過考試就當官,在皇宮內行走,隨時跟皇帝笑談共飲,羡煞天下讀書人。

唐朝時代中國是個開明的國度,無論醫學天文學乃至文學藝術和科學發明,都鼎盛一時,還引進西方的佛學。詩歌在唐朝是流行藝術,文字配合歌舞,極視聽之娛,更發人深思。既然寫一首詩就可以飛黃騰達,從初唐至今的許多成功案例,鼓動了當時厲害的文人都熱衷寫詩。唐詩的水準是非常高的,也是中國文學五千年來其中一個文學創作最輝煌的時期。一首唐詩,在字數最少的五言絕句短短的二十個字裡,既要符合平仄拈對押韻的格律要求,好編成一首合乎格律能供歌舞的音樂表演作品,同時其內在的結構和意涵,更是一篇意義深遠令人感動的完整文章,令當世人爭相傳頌,令後代讀書人一路傳承學習。這些精選的名篇,用字顯淺,結構完整,主旨明確,修辭嚴謹,是中國語文的典範。一個智力正常的小孩子不用二十分鐘就能把一篇經典唐詩熟背如流,試問:這麼好的東西,比起現在那些幼兒童書不倫不類的假歌謠不知高明幾千倍,為何不讓小孩子多記幾首?

還有兩篇很棒的關於鄉愁的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

三国时孙策的剿匪专家是唐诗人贺知章的先祖| 唐朝| 诗人| 贺知章| 李白| 三国时期| 名将| 贺齐| 孙策| 奇功| 希望之声

這是一篇敘事詩。記敘作者從小離開了家鄉,到老年的時候他回來了。他說話還是帶著鄉音只是老了鬚髮都白了,同鄉人一聽應該就知道他也是個同鄉人。偏偏他遇見了個小朋友,這個小朋友年紀太小,從來沒有見過他,於是問他:先生,您是從哪裡來的呀?

當我們讀著作者的記述時,很自然就感受到作者在感歎:他明明是個同鄉的,大家沒理由不認識他,偏偏如今他竟然被當成陌生人了。

這當然也是鄉愁的一種。

這篇的字句,同樣顯淺易懂,猶如現代中文。而蘊含的情味,卻是淡遠而綿長的。這是很典型的中國語文風格。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一個人在異鄉當陌生過客,每遇到佳節就會加倍想念家中的親人。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想想家鄉兄弟們都一起登高去了,每人身上插滿茱萸互相祝福平安,卻偏偏少了我一個人啊!

用現代的語言分析,這是一篇完整的抒情文,結合了敘事和想像,實寫和虛寫,到最後轉化成作者思鄉的情懷。前二句開門見山說明了自己目前人在異鄉,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心態,後二句是作者主觀聯想鄉下兄弟們登高卻獨獨少了自己一個人的景象,每年家中的大PARTY自己卻無法參加,這感覺實在是何等寂寞,何等遺憾!

李白、賀知章、王維都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可以想像,當年他們這幾篇名詩被編成流行曲在酒樓上演唱,多少來自異鄉的旅人,一邊聽著這幾首歌,一邊默默在思念遙遠的家鄉,遙遠的親人,暗自嘆息,默默垂淚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宋‧辛棄疾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如果今天要我跟學生解釋「愁」字,我會解作「煩惱」。煩就是有點躁動不安,惱就是有點糾纏在低迷的情緒中。不過就如辛棄疾所說:少年人又懂得什麼是愁的滋味?又懂得什麼是煩惱的滋味呢?

 

茱萸,又名「樧」、「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按中國古人的習慣,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

以示對親朋好友的懷念。

 

重陽節與茱萸的關係,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吳均(公元469-520)《續齊楷記》中的一則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裡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九月初九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雞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無恙。

 

 

 

【博客來 // 五花馬非馬】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6112?sloc=main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難得糊塗 的頭像
    難得糊塗

    記得要笑

    難得糊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