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網友用悄悄話來談到張夢機老師的絕句,因為不是網友,我很想回覆些什麼卻怕他看不見,只好用這種形式開個頭。(朋友,我和你是舊識嗎? 因你的介紹,在勞累的商業世界星期五早上,我上了清雅的一課:)

張夢機教授談詩 (錄自:http://www.poetrys.org/phpbb/viewtopic.php?t=1886)
(維仁、卞思整理)
2003年元旦,卞思、沐雲、維仁、碧雲天、小發等五人,敬陪羅尚先生拜訪張夢機教授,親聆詩壇泰斗閒話作詩方法與騷壇軼事,謹將所聞略記如下,應有助益於我輩。

一首絕句每句皆可破題,舉例言之,第一句破題者如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第二句破題者如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第三句破題者如岑參《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乾。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第四句破題者如李商隱《木蘭花》:
洞庭波冷曉侵雲,日日征帆送遠人。
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一般來說約有八成以上的詩是以第一句破題,其次是第二句破題,以三、四句破題者比例較少。

一首絕句可分一、二句為一單元,三、四句為一單元。通常絕句的關鍵並不在一、二句,所以第一句只要平直敘起,第二句從容前承,要緊的是三、四兩句,尤其第三句必要宛轉變化,第三句若轉得好,第四句順流始終,即成佳作。
當然,打破起承轉合章法的好詩亦偶有所見,如李商隱的《淚》: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前面分述六件不同的流淚事件,最後兩句兜攏起來,形容自己的心情,是將各別的思維整合到同一事件上。以讀者原本可以理解的六種流淚情境,闡述讀者原本無法體會的心情,就如一根金線串起六顆珍珠,即成一串項鍊。如果最後兩句繼續寫兩種流淚的典故,則毫無章法可言。

一首詩最好只抒一意。若有多種意念,則應做多首,尤其是三、四句,當要做一意表現,且必為該詩之主要旨趣。
若是詠物詩,必須另有其深意、曲意、複意(言此意彼)或反意(翻案或嘲諷),可以李商隱的《初食筍呈座中》為例: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心。

至於登臨詩,則要有「移不動」之景,最有名的,例如杜甫的《登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所寫之景恰能表現洞庭湖特色,如果移作他處便全然不對,是以讀登臨詩,必欲親臨其境方能體會詩的妙處!寫洞庭湖之詩,如果把換題作澄清湖依然適用,則不妥當。

至於古今語彙應如何運用方能貼近生活又不失雅意,主要是一首詩中不要通篇使用現代用語。以律詩而言,可在對仗的兩句中,一句用新名詞,一句用舊典故,如此則可以古襯新,達於平衡。但是,使用典雅的舊詞彙,也要兼顧是否符合現代生活,如果現代人的詩還在寫「漏」、「燭」這些已經不使用的物品,也未免過於矯情。

@@: 我常說:在華人廣告界做創意的人,不去學習詩詞絕句是可惜的事。上文提到的三個概念: 破題,承接,和一詩只抒一意,把「詩」改成「影片廣告」,原則是一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難得糊塗 的頭像
    難得糊塗

    記得要笑

    難得糊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