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拜見山人

有朋友傳來一段金剛經筆記,看得我一頭霧水,傳給研究佛學的某友,就回了「戲外看戲忘了戲,夢中作夢不知夢」

小時候第一次聽國文老師談到境界,舉一例: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是山

說簡單點,可能是第一境見到山的形貌,第二境放下山的形貌而發現其神髓,第三境深得其神髓後復見其形貌,而形神俱足矣

佛家修煉的過程,必須經歷捨棄的階段,捨棄了外在而體會到內在,功力夠的人不必激烈地捨棄,可以溫柔地放下,再拿起

有一境,說把我的心練得跟鏡子一樣,事來則應,過去即忘。

隨時拿起,隨時放下,就算修得不錯了。

見山是山,見山是山,前後兩境最大的分野,其實在於觀者自我的改變吧,金剛經其實說,這世界是虛幻的,不重要,先放下吧,這樣才可以再談其他呀

太強調真假和捨棄,大可不必,人世間,真作假時假亦真,重點是自我內在的觀照

連自己都看不到自己,這世界還有什麼是真的? 還有什麼值得依戀?

(二)缽與杖

一缽乞食千家飯,孤僧杖竹萬里遊。隨緣應化莫擁有,緣畢放身撒兩手。

某友跟病魔長期搏鬥,傳來簡訊,最近的心態大概如此。

我想,很好啊,難得詩興大發。

寫詩讀詩是追求美,一個人願意去追求美,心就開花了。

不過我測字癮來了,就變身解簽人,說說這詩: 第一句首字是個一,第二句首字是個孤,你孤獨病呀你,三句的句眼是個化,四句的句眼是個撒,都在丟東西啦,幹嘛一個人在丟東西了? 扶枝竹杖出去走走吧,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蘇東坡是聰明人,是多情人,是失意人也是個解人,或許風流成性,或許心志未遂,活得豁達終未出家。

我學東坡。

一缽在手不用煩,千家冤家來送飯。隨緣應有盡皆有,少了多少會習慣。
竹杖芒鞋輕勝馬,想要去哪就去哪。六道輪迴好簡單,無非升仙與下凡。

一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難得糊塗 的頭像
    難得糊塗

    記得要笑

    難得糊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