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他地方我不敢說(例如澳門或廣州),在香港出生如今三十五歲以上的男人,有一半熟知梁小龍。這個人口算一算,應該也有數十萬吧。
那是1980年代初的香港,只有四個無線電視頻道,兩個廣東話中文台,兩個英文台,中文台收視七成以上的話,有35%的人應看過麗的電視<大俠霍元甲>和<陳真>,梁小龍在戲中飾演一個虛構人物「陳真」(現實中霍元甲確有其人,在上海設精武館授徒,打擂台戰勝日本武士及俄羅斯大力士,後離奇死亡)。「陳真」的首創者是1972年李小龍的大作<精武門>,<大俠霍元甲>及<陳真>以霍元甲的坊間流傳故事及<精武門>電影中的主要情節再作改編。
自1954年梁羽生及1956年金庸在香港報紙開始每日連載武俠小說起,至六十年代香港武俠小說大行其道,學拳及打擂台(自由搏擊)是男孩子的普及興趣(簡稱「食夜粥」,即練拳後師父請吃宵夜。)1970年李小龍以國際影星及截拳道宗師身份載譽回港發展,自1971年至1973年三年間只拍了四部半電影,前四部瘋狂賣座,掀起全港功夫電影熱潮,只要是功夫片就是賣座保證而功夫明星供不應求,同期李小龍電影橫掃海外市場,於是大量「山寨版」「x小龍」的功夫電影乘時推出,多到嚇死人。李小龍1973年猝逝,如璀璨流星一閃而逝,惹來無數人無限的緬懷和期盼後有來者,結果是後來的硬橋硬馬功夫片直熱至七十年代後期被許冠文許冠傑的搞笑片及成龍洪金寶的諧趣功夫片代替,香港近二十年的功夫熱潮才告一段落,所有功夫演員大都跑到台灣影視圈或香港的電視圈發展。
那年頭靠模倣李小龍就有機會當電影男主角,於是不論高矮肥瘦會不會打都喜歡模倣李小龍,連後來的張學友和周星馳都曾在電影中打正旗號扮李小龍,且也扮得不過不失。有一個樣子最像的直接改名「黎小龍」,英文就叫Bruce Li,國語拚音也幾乎與「李小龍」完全一樣,拍過的山寨版仿李小龍電影最多,但演技差拳腳假只可以用來騙外國人,此人如今已銷聲匿蹟,連上網都再找不到。另有二個模倣者至今在功夫片影迷心中始終名聲不墜,其一在1978年一仿而紅,神態像了十分,身型卻大了兩倍,1978年<肥龍過江>,與成龍同年的<蛇形刁手>及<醉拳>,奠定了功夫片走「諧趣雜耍+功夫」的新路線,這人是大哥洪金寶。另有一個所謂模仿者只有名字像了三分之二,神韻和功夫架式完全不像,但旋風腿比起李小龍不遑多讓,那人就是梁小龍。
梁小龍學過多門功 夫也真能打,底子雖然是空手道,但混武師久了長橋大馬舞刀弄棍翻筋斗都可以,所以電影不論古裝現代通吃,但人長得不高也不帥,私生活浪蕩,演技一般,妻子歌星黎愛蓮遭毀容事件更大大影響其聲譽,在功夫電影潮漲時工作不缺,主角配角武指通殺,潮退時就只好跑到電視台開飯,1976年香港佳藝電視創台作<射雕英雄傳>飾演楊康,算是第二男主角了,(郭靖由另一武打片演員白彪飾演,黃蓉是米雪,由1976年漂亮到現在。)可惜梁小龍自電影出身,那時候電影都是別人配音而非真人現場收音,上到電視台的公仔箱原形畢露:人不帥、身材不高、演技木納、對白不清等,電視古裝武俠片又以不會打的漂亮演員為主,招式套路打起來十分假沒半分真,無從發揮梁小龍真功夫拳腳快狠勁的特點,到第二三套電視劇即淪為大配角。
1978年香港佳藝電視倒閉,香港只剩下二個電視台四條頻道,漂亮的會唱歌的大都跑到無線TVB,能打的就跑到麗的發展。當時麗的有兩條武打線,古裝武打是蕭笙監製,程小東武術指導,代表作<沈勝衣>,<天蠶變>,<天龍訣>,<<大內群英>等,男主角是高大瀟灑的古裝武俠電影演員徐少強、姜大衛、白彪;另一條線是徐小明監製的民初武打系列。梁小龍進麗的先演諧趣功夫的小子角色,<天龍訣>中就演小子方真,另在晚上綜藝節目有一個二十分鐘插播的諧趣功夫時段叫做<趣拳>,演一個極深近視眼的功夫迷,劇情無聊搞笑,開場是坐在馬桶上一手讀拳譜一手練招式,此幕後來被周星馳在<功夫>中倣拍了,有一集印象最深是梁小龍的趣拳大戰曱甴拳(蟑螂拳),對手在牆的影子上投射出蟑螂的形態,後來被王晶倣拍成螳螂拳(千王之王2000),大膽假設這可能也是周星馳的主意。
1980年徐小明力邀黃元申自無線TVB過檔亞視,拍出招牌作<大俠霍元甲>,演員大都有功夫或粵劇京劇功底,打起來有模有樣,雖然仍用偷鏡快拍或跳彈床,但總算做到拳來腳往動作緊湊乾淨利落且有一定難度,標榜真功夫演出算是童叟無欺了。這時梁小龍飾演陳真而大紅,應有下列原因:
1. 他繼承了李小龍的電影及角色,最重要是他能打出如李小龍般的爆發力,讓觀眾目不轉睛血脈沸謄
2. 而且這角色是一個抗日抗俄的民族英雄,時為香港正值經濟從貧窮轉型富裕的八十年代初,所差者是民族尊嚴,(即如今天的中國大陸需要<葉問>來打鬼佬)。五六十年代,曾駐足香港的廣東棋王橫掃全中國而象棋大熱,六七十年代,香港足球橫掃亞洲而足球大熱,七十年代,香港出了個中國功夫國際巨星而功夫在香港大熱,七八十年代,奧運會上中國大勝而香港人眉飛色舞,在英國殖民地香港,或許只有知道中國人/香港人揚威國際或擊退海外敵人,才感受到那條血脈的根源。
3. <大俠霍元甲><陳真>基本上是全功夫/動作演員協力拍製,徐小明的哥徐二牛及徒弟林迪安替身大量激烈武打(前者替董驃後者替余安安),<陳真>更是梁小龍減肥再親任武術指導,片中動作完全發揮了梁小龍招牌動作的風格和魅力,等於是個人自拍Show。
梁小龍的演技有限,<霍元甲>的初期仍是演梁小龍,愈到後期導演愈找到避重就輕的方式,平時就要求他全力模倣李小龍的表情,或表情嚴肅木納憨直甚至有點遲鈍,但只要打起來就全力爆發,成為最強烈的對比。其實梁小龍個性自負,在他過去的演藝生涯,甚少刻意模倣李小龍騙飯食。十多年後甄子丹在亞視拍<新精武門>,演陳真,刻意事事模倣李小龍,那把尖叫聲在電視上尤其刺耳,卻完全無法達到十多年前同一電視台的作品的一半效果,動作設計欠風格更用了大量零碎的快慢偷鏡(電視機不同電影屏幕,面積太小,眼球根本跟不上),甄子丹當時太年輕,剪輯動作設計攝影演出一手包辦太貪心,結果收視慘淡,淪為笑話。
上週某夜失眠,在網上以數小時快看了二十集<大俠霍元甲>,週六夜又失眠,用三個半小時快看完二十集<陳真>,以動作演員數量來說竟然超過總演員數之一半(在一堆臨時演員中竟讓我發現錢家樂),那種班底及動作設計/演出至今後無來者,連董驃鄭雷麥天恩黎萱都功架十足,米雪余安安魏秋樺也拳腳亂舞動作連場煞有介事,更有幸重溫董驃張瑛司馬華龍吳回等老戲骨的精采演出,今天,再難看到如此拳腳到肉精采動作紛呈的電視連續劇了,聞說老朋友賴先生近日看<鐵馬尋橋>看到吐血,我只能安慰一句:「兄弟,算罷啦~~」
重看<陳真>還有兩大發現:其一是陸大安找龍市長救陳真的命,龍市長要為兒子報仇,要求陸大安自殺還命,那幾場戲相當吸引,難怪當年陸大安在大陸以「義氣」形象走紅,混跡江湖道而發大財,(後果就免談了,自己上網找吧);另一發現是米雪余安安一直都很漂亮,以今天的眼光來比較,蔡瓊輝和魏秋樺也相當驚艷,只是傳統上「弱台無美女」,不夠人氣而已。不相信的話,你找找當年的無線四大花旦和今天的無線四大花旦比較一下,比她們更漂亮的,可能只有趙雅芝和佘詩曼。(須知道電視台所謂當家花旦是要看年資的,如李嘉欣劉嘉玲張曼玉朱茵之類,都只曾在電視曇花一現,並沒有五年以上當到電視台當家花旦的。)
那是1980年代初的香港,只有四個無線電視頻道,兩個廣東話中文台,兩個英文台,中文台收視七成以上的話,有35%的人應看過麗的電視<大俠霍元甲>和<陳真>,梁小龍在戲中飾演一個虛構人物「陳真」(現實中霍元甲確有其人,在上海設精武館授徒,打擂台戰勝日本武士及俄羅斯大力士,後離奇死亡)。「陳真」的首創者是1972年李小龍的大作<精武門>,<大俠霍元甲>及<陳真>以霍元甲的坊間流傳故事及<精武門>電影中的主要情節再作改編。
自1954年梁羽生及1956年金庸在香港報紙開始每日連載武俠小說起,至六十年代香港武俠小說大行其道,學拳及打擂台(自由搏擊)是男孩子的普及興趣(簡稱「食夜粥」,即練拳後師父請吃宵夜。)1970年李小龍以國際影星及截拳道宗師身份載譽回港發展,自1971年至1973年三年間只拍了四部半電影,前四部瘋狂賣座,掀起全港功夫電影熱潮,只要是功夫片就是賣座保證而功夫明星供不應求,同期李小龍電影橫掃海外市場,於是大量「山寨版」「x小龍」的功夫電影乘時推出,多到嚇死人。李小龍1973年猝逝,如璀璨流星一閃而逝,惹來無數人無限的緬懷和期盼後有來者,結果是後來的硬橋硬馬功夫片直熱至七十年代後期被許冠文許冠傑的搞笑片及成龍洪金寶的諧趣功夫片代替,香港近二十年的功夫熱潮才告一段落,所有功夫演員大都跑到台灣影視圈或香港的電視圈發展。
那年頭靠模倣李小龍就有機會當電影男主角,於是不論高矮肥瘦會不會打都喜歡模倣李小龍,連後來的張學友和周星馳都曾在電影中打正旗號扮李小龍,且也扮得不過不失。有一個樣子最像的直接改名「黎小龍」,英文就叫Bruce Li,國語拚音也幾乎與「李小龍」完全一樣,拍過的山寨版仿李小龍電影最多,但演技差拳腳假只可以用來騙外國人,此人如今已銷聲匿蹟,連上網都再找不到。另有二個模倣者至今在功夫片影迷心中始終名聲不墜,其一在1978年一仿而紅,神態像了十分,身型卻大了兩倍,1978年<肥龍過江>,與成龍同年的<蛇形刁手>及<醉拳>,奠定了功夫片走「諧趣雜耍+功夫」的新路線,這人是大哥洪金寶。另有一個所謂模仿者只有名字像了三分之二,神韻和功夫架式完全不像,但旋風腿比起李小龍不遑多讓,那人就是梁小龍。
梁小龍學過多門功 夫也真能打,底子雖然是空手道,但混武師久了長橋大馬舞刀弄棍翻筋斗都可以,所以電影不論古裝現代通吃,但人長得不高也不帥,私生活浪蕩,演技一般,妻子歌星黎愛蓮遭毀容事件更大大影響其聲譽,在功夫電影潮漲時工作不缺,主角配角武指通殺,潮退時就只好跑到電視台開飯,1976年香港佳藝電視創台作<射雕英雄傳>飾演楊康,算是第二男主角了,(郭靖由另一武打片演員白彪飾演,黃蓉是米雪,由1976年漂亮到現在。)可惜梁小龍自電影出身,那時候電影都是別人配音而非真人現場收音,上到電視台的公仔箱原形畢露:人不帥、身材不高、演技木納、對白不清等,電視古裝武俠片又以不會打的漂亮演員為主,招式套路打起來十分假沒半分真,無從發揮梁小龍真功夫拳腳快狠勁的特點,到第二三套電視劇即淪為大配角。
1978年香港佳藝電視倒閉,香港只剩下二個電視台四條頻道,漂亮的會唱歌的大都跑到無線TVB,能打的就跑到麗的發展。當時麗的有兩條武打線,古裝武打是蕭笙監製,程小東武術指導,代表作<沈勝衣>,<天蠶變>,<天龍訣>,<<大內群英>等,男主角是高大瀟灑的古裝武俠電影演員徐少強、姜大衛、白彪;另一條線是徐小明監製的民初武打系列。梁小龍進麗的先演諧趣功夫的小子角色,<天龍訣>中就演小子方真,另在晚上綜藝節目有一個二十分鐘插播的諧趣功夫時段叫做<趣拳>,演一個極深近視眼的功夫迷,劇情無聊搞笑,開場是坐在馬桶上一手讀拳譜一手練招式,此幕後來被周星馳在<功夫>中倣拍了,有一集印象最深是梁小龍的趣拳大戰曱甴拳(蟑螂拳),對手在牆的影子上投射出蟑螂的形態,後來被王晶倣拍成螳螂拳(千王之王2000),大膽假設這可能也是周星馳的主意。
1980年徐小明力邀黃元申自無線TVB過檔亞視,拍出招牌作<大俠霍元甲>,演員大都有功夫或粵劇京劇功底,打起來有模有樣,雖然仍用偷鏡快拍或跳彈床,但總算做到拳來腳往動作緊湊乾淨利落且有一定難度,標榜真功夫演出算是童叟無欺了。這時梁小龍飾演陳真而大紅,應有下列原因:
1. 他繼承了李小龍的電影及角色,最重要是他能打出如李小龍般的爆發力,讓觀眾目不轉睛血脈沸謄
2. 而且這角色是一個抗日抗俄的民族英雄,時為香港正值經濟從貧窮轉型富裕的八十年代初,所差者是民族尊嚴,(即如今天的中國大陸需要<葉問>來打鬼佬)。五六十年代,曾駐足香港的廣東棋王橫掃全中國而象棋大熱,六七十年代,香港足球橫掃亞洲而足球大熱,七十年代,香港出了個中國功夫國際巨星而功夫在香港大熱,七八十年代,奧運會上中國大勝而香港人眉飛色舞,在英國殖民地香港,或許只有知道中國人/香港人揚威國際或擊退海外敵人,才感受到那條血脈的根源。
3. <大俠霍元甲><陳真>基本上是全功夫/動作演員協力拍製,徐小明的哥徐二牛及徒弟林迪安替身大量激烈武打(前者替董驃後者替余安安),<陳真>更是梁小龍減肥再親任武術指導,片中動作完全發揮了梁小龍招牌動作的風格和魅力,等於是個人自拍Show。
梁小龍的演技有限,<霍元甲>的初期仍是演梁小龍,愈到後期導演愈找到避重就輕的方式,平時就要求他全力模倣李小龍的表情,或表情嚴肅木納憨直甚至有點遲鈍,但只要打起來就全力爆發,成為最強烈的對比。其實梁小龍個性自負,在他過去的演藝生涯,甚少刻意模倣李小龍騙飯食。十多年後甄子丹在亞視拍<新精武門>,演陳真,刻意事事模倣李小龍,那把尖叫聲在電視上尤其刺耳,卻完全無法達到十多年前同一電視台的作品的一半效果,動作設計欠風格更用了大量零碎的快慢偷鏡(電視機不同電影屏幕,面積太小,眼球根本跟不上),甄子丹當時太年輕,剪輯動作設計攝影演出一手包辦太貪心,結果收視慘淡,淪為笑話。
上週某夜失眠,在網上以數小時快看了二十集<大俠霍元甲>,週六夜又失眠,用三個半小時快看完二十集<陳真>,以動作演員數量來說竟然超過總演員數之一半(在一堆臨時演員中竟讓我發現錢家樂),那種班底及動作設計/演出至今後無來者,連董驃鄭雷麥天恩黎萱都功架十足,米雪余安安魏秋樺也拳腳亂舞動作連場煞有介事,更有幸重溫董驃張瑛司馬華龍吳回等老戲骨的精采演出,今天,再難看到如此拳腳到肉精采動作紛呈的電視連續劇了,聞說老朋友賴先生近日看<鐵馬尋橋>看到吐血,我只能安慰一句:「兄弟,算罷啦~~」
重看<陳真>還有兩大發現:其一是陸大安找龍市長救陳真的命,龍市長要為兒子報仇,要求陸大安自殺還命,那幾場戲相當吸引,難怪當年陸大安在大陸以「義氣」形象走紅,混跡江湖道而發大財,(後果就免談了,自己上網找吧);另一發現是米雪余安安一直都很漂亮,以今天的眼光來比較,蔡瓊輝和魏秋樺也相當驚艷,只是傳統上「弱台無美女」,不夠人氣而已。不相信的話,你找找當年的無線四大花旦和今天的無線四大花旦比較一下,比她們更漂亮的,可能只有趙雅芝和佘詩曼。(須知道電視台所謂當家花旦是要看年資的,如李嘉欣劉嘉玲張曼玉朱茵之類,都只曾在電視曇花一現,並沒有五年以上當到電視台當家花旦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